秦时明月万里长城儒家君子之道分析
手机阅读
子房的一番说辞掌门似乎也无力反驳。他无法反驳行为的合理性,只能从行为的后果这个角度剑走偏锋。话说,大师公已经有点强弩之末了。
他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后面还有两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庙家族就会遭受灭亡;百姓如果不仁,就会失去生命。

“天子不仁”句出自《孟子·离娄上》,全句是:“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掌门把后两句搬出来,就又有点人身威胁的意思了。况且,子房是论证过为什么说“天子不仁”的,大师公却直接下结论说“百姓不仁”,未免说服力不强。再次被以“后果严重,会被砍头”教训之后,良殿也不得不放狠话了: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无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子房放狠话之后,事情就变得极为有趣了。大家可以想见,当辩论的一方说“我豁出命去也要这么干”时,辩论就成了意气之争,甚至是吵架。所以二师公果断不赞同的叫了一声“子房”,目的就是制止他。毕竟子房是师弟,在掌门兼师兄面前公然放狠话顶撞就有不敬之嫌,而且这么吵下去也没有丝毫意义。
一向易怒的大师公此时更是勃然大怒。他大喝一声:“够了!”桌子拍得震天响(大师公,仔细手疼,呵呵)。他接着喝问道:“你刚才说什么?”这时候镜头给了子房,我们发现他没有说话。话说他为什么沉默呢?这是因为我们良殿毕竟还是很理智的人,在接着对答只能让掌门更生气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沉默。当然,这里也有前面二师公提醒的作用。然后,掌门自己重复了他的回答:

面对再次提问,子房回答道;“我是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话”。这句话本身就说明子房的姿态(不是观点)正在软化,更何况此时他还微微低下了头。他这样做是为了缓和辩论现场的气氛。当然,再在自己会舍身取义这个问题上纠缠对辩论没有丝毫帮助。
但是掌门不依不饶呀,接着替他说“你就要不惜生命的代价”。这时我们看到颜二师公对着子房轻轻的摇了几下头,这跟前面的“子房”目的一样,就是让他别再在这个问题上出言顶撞,让大师公更生气,气氛更糟。这个信号子房肯定收到了,所以他再一次沉默。
接着,掌门此时出了一记狠招:

之所说这是掌门的狠招,是因为这句话“诛心”,是大师公站在道德情义的制高点上对子房进行的批判。大师公通过这句话指责子房:“当你“义”之所至,私自收留帝国叛逆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样做会连累别人?同门之情、朋友之义、师门的安危你都抛诸脑后了吧?你可以不惜己命,但在情在理你有什么资格危及小圣贤庄的安全?”不得不说,大师公的这番话虽然丝毫不留情面,但却不无道理。楼主一向觉得,虽然大义当前,虽然有种种顾虑,但子房的做法却是有问题,他不是那个有资格决定小圣贤庄命运的人。
听到这句话,玄机给了良殿一个“欲言又止”的镜头。他想说的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没说?被人这样指责,那时的子房应该是情何以堪吧。他很想冲动地解释自己并没有不顾师门的安全,他小心谨慎,他甚至有信心保证这个事不会泄露出去;他也想告诉掌门当时墨家和项氏一族情势危急,他不得不这么做;他甚至想说这件事关系到反秦大计,关系到反秦联盟的存亡,意义重大。但他却什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收留明羽二人无论如何还是给儒家带来了危险,即使再小心,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个不顾师门安危的罪名是怎么也逃不了的。没有和大师公在立场上达成一致之前,他更不能提后面的两点。那时的良殿,虽有难言之隐,但心中不是没有一丝愧疚的吧,强辩下去只能显得自己更“忘恩负义”,所以他只能沉默。
另外,大师公的这一句也充分证明了他作为儒家掌门人的责任感:保护小圣贤庄上下一直是他思考问题的主要出发点。在这一点上他与子房身份不同,立场不同。他之所以如此坚持维护小圣贤庄,是因为他觉得小圣贤庄最重要的功能是:读书治学,传承儒家经典。子房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儒家应该顺应天下大势,投身反秦洪流,和诸子百家一起推翻始皇帝的无道统治。
- 拯救小编,无私分享:
相关推荐
- 07-10秦时明月空山鸟语第3集
- 05-16秦时明月空山鸟语第1集
- 03-19秦时明月5君临天下剧情中的各人物
- 02-17秦时明月武力排行可观公正的评价
- 02-11秦时明月特别篇剧情解析白凤人物解读
- 02-11秦时明月君临天下大透底 神秘人物解密
- 02-07秦时明月君临天下白凤人物设定大揭密
- 02-07秦时明月君临天下雀阁场景大曝光
- 02-07秦时明月2月贺岁壁纸分享
- 01-28秦时明月君临天下47集剧情分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