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还原正真的三顾茅庐
手机阅读
三顾茅庐在《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呢,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说“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 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就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 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那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力和财力政府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
那么这个记载呢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那么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的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呢,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是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其实这个呢,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诸葛亮和刘备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诸葛亮更需要刘备,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意见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的很清楚自比管仲 乐毅,管仲 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 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点刘备需要人,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想,是需要一群人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诸葛亮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诸葛亮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三国志》你可以否定,但《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的非常清楚,“由是”,“遂许”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么一番谈话,而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投奔到刘表,那么刘备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实际上是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第一次没见着,第二次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那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作出解释。
- 拯救小编,无私分享:
相关推荐
- 05-29热血三国双线226服5月30日14时开启公告
- 05-15热血三国新版本蛮夷反攻蛮夷攻城详解
- 04-13裂土封侯热血三国爵位全面解析
- 04-10热血三国春天摘野菜采集野地心得
- 04-054399热血三国135服新手卡介绍
- 03-02热血三国夺宝奇兵解析王者之城与聚魂珠
- 01-10热血三国十大礼包礼满全城
- 01-10热血三国2正式宣布 热三老账号鉴定领钱
- 12-20热血三国12月26日精英十六服公告
- 12-13热血三国洛神玉佩 周四特效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