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赌徒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手机阅读
七、千古赌神
千古赌神最终还是有谢幕的一天。在他离去的时候,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感慨了一句话,这句话不是类似于“奉孝真料事如神也”,奉孝助我怎么样怎么样之类的话,而是“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曹操的赞美向来是水分较高,他之所以能以一弹丸之地逐渐的南征北战、统一整个北方,其用人能力和拉拢人心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当年缺乏谋士的他拜二十九岁的荀彧为司马的时候,兴奋不已,称其为“吾之子房也”,后来荀彧背靠荀氏家族的声望,果然为其拉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荀攸来投的时候,他也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公达,非常人也”“天下当何忧哉!”官渡之战,正在洗着脚就跑出来跣足迎许攸,高呼“吾事济矣”的是这个曹操,后来没过多久不爽又把人砍了的,也是这个曹操。
郭嘉来投时,曹操也不吝啬溢美之词,“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但他离去时,曹操并没有重于总结郭嘉一生有多牛多牛,而是一个“知孤意”,实际上是对郭嘉的最高评价。
曹操一生也是一个赌徒,基本上是三国中最成功的一个,不像袁氏兄弟、孙氏家族、刘表刘璋之类,他没有什么背景,立足之地在于兖豫,强敌环饲,靠稳扎稳打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只能靠各种赌注来翻盘。
虽然曹操也遇到各种败仗,荥阳战董卓,濮阳遇吕布,更不用说在宛城被张绣大败弑其子,但是他一直很好的控制着自己的盘口和赔率,在各种赌局中侥幸行走,逐渐壮大。有一天一直跟着他的牌友,一直站在他身边,在每一局上押出同样的注的那个人,突然离去了,曹操心里的落寞,是可想而知的。
更何况这个人只有三十八岁。
郭嘉传说,及薨,临其(郭嘉)丧,(曹操)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相比较而言,曹操和他第一谋士荀彧的关系就复杂很多。根据荀彧传,伏完的故事就很好的体现了两个人的复杂关系:
(伏)完得(伏后)书以示彧,彧恶之,久隐而不言。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彧后恐事觉,欲自发之,因求使至邺,劝太祖以女配帝。太祖曰:“今朝廷有伏后,吾女何得以配上,吾以微功见录,位为宰相,岂复赖女宠乎!”彧曰:“伏后无子,性又凶邪,往常与父书,言辞丑恶,可因此废也。”太祖曰:“卿昔何不道之?”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太祖曰:“此岂小事而吾忘之!”彧又惊曰:“诚未语公邪!昔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恐增内顾之念,故不言尔。”太祖曰:“官渡事后何以不言?”彧无对,谢阙而已。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彧意不同,欲言之于太祖。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留请间。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
这个故事里也是透着各种蹊跷。伏后给伏完写信说董承之事大概在建安五年董承被诛后不久,其时曹操确实在官渡之战的场子上。问题是,伏完这种会杀头的家信何必给荀彧看呢?而曹操如果确实在意这封信,想除掉伏后,又何必忍到九年后伏完病逝后还不动手(后汉书说伏完十四年卒,并非三国演义中与伏后同时被曹操问斩),又继续忍了五年,“至十九年,事乃露泄”,终于杀了伏后?真是君子报仇十四年不晚了。有人认为,伏后当时被诛必然是牵扯到了别的更大的阴谋,并且由于太敏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
抛去伏后事件的真相不论,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这种行为,已经注定了荀彧在曹操的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是一个保持距离的合伙人,而无法达到郭嘉那种“唯奉孝为能知孤意”的程度。
初与郭嘉南征北战,曹操心里也许还隐隐憧憬着很快能平定天下,将大事委托给郭嘉管理,自己隐退田园,“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读这句话,隐隐有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时对其弟说好好耕作勿荒废,待我平定天下再来归隐的悲怆感。建安十七年,曹操欲加封魏王,荀彧劝阻,同年荀彧辞世,第二年曹操加封魏王。不久,资深阵前谋士荀攸也辞世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终究没有在生前看到“天下事竟”,遗憾而去。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里,郭嘉、荀攸、荀彧这些一贯为他出谋划策的主心骨都不在,不知他有没有经常想念起多年前让他笑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的那一天。
- 拯救小编,无私分享:
相关推荐
- 06-21三国乱世,赌徒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 06-16三国乱世新手技巧六条分享
- 06-16三国乱世东瀛之战武将推荐
- 06-16三国乱世182司马懿副本120神兵通关技巧
- 06-16三国乱世过五关斩六将东岭关通过技巧分享
- 06-15三国乱世洗练秘籍的几率高吗
- 06-15三国乱世江东副本周泰通关心得
- 06-15三国乱世江东副本韩当通关心得
- 06-15三国乱世五宝过曹仁副本排将攻略
- 06-15三国乱世190副本最低配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