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
吴起(?—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杰出政治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一颗永垂不朽的璀璨巨星。他所著的《吴子兵法》更是军事史上的一朵奇葩,先后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各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西方学者称这本书是“无上的缄言”,“不灭的真理”,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他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可以和“兵圣”孙武齐驱并驾的伟大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神”。他就是吴起。整整二十年里,他一共为魏国打了大小战役72场,62胜10平,无一败绩。”?应该是七十四场,十二平!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短短几年时间,楚国国力顿时强大,北吞陈、蔡二国(陈国在今河南一带,蔡国在今安徽一带),粉碎了 一带),击退韩、赵、魏三晋的袭扰,使其不敢南谋。南边平定百越,占有洞庭、苍梧(今湖南广西一带),西边讨伐了秦国。史载悼王十九年(前阳3年),赵国侵卫,卫求援于魏、魏攻赵,夺其河东地。赵又求救于楚,吴起率兵救赵攻魏,与魏军“战于州西(今河南沁阳东南),出梁门,军舍林中(今河南新郑东),马饮于大河(即黄河)”。楚军北上,一直打到黄河,大败魏国,重振楚国昔日的威风;一时国势称盛,诸侯刮目,不敢来犯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