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转破橡皮球(玻尔原子模型)
第二阶段是转破橡皮球,有了第一阶段的成功,旋转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威力并不大,理由是没有集中.这和原子模型一样,原子核有足够的束缚力才能维持原子的稳定.
玻尔为了解释氢原子而创立了玻尔原子模型,他假设电子是有能级的,一定能级的电子只能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这样就解决了卢瑟福原子模型的稳定问题.
于是,螺旋丸的威力又有提升:使查克拉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就可以避免崩溃.
但是与此同时又有了新的问题,玻尔的模型只能解释氢原子,不能解释更高级的原子.
螺旋丸也一样,有了固定的轨道,却限制了查克拉的增加,使螺旋丸的威力有非人为因素上限.
第三阶段:维持(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一个原子里不可能存在着电子层、电子亚层、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和自旋状况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这个原理叫泡利不相容原理
终于到了第三阶段,就是维持螺旋丸的稳定,不用外界的束缚,只用自身的力量维持其不塌缩.在集中的问题上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于非人为因素上限也必须解决.
鸣人当然不像第四代那样要苦苦思索,他只不过是拼命制造查克拉就可以了.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他制造的查克拉会在不同的轨道上并存,而不会互相抵消,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无限提高威力.但是仍然受到查克拉总量和意志力的制约.
也就是说,螺旋丸在研究的过程中让第四代想了3年,就是为了一个泡利不相容原理.而在鸣人学的过程中却不用这个阶段,因为这是普遍公理,不是人为因素.
(解释完毕,当然,用原子理论来解释螺旋丸很牵强.但是本来火影这部漫画就是存在与空想之中,我也只是尽我所能的用我知道的东西来想象它.)
接下来解释一下千鸟和雷切的区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