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
手机阅读
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是怎么回事呢,想必大家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的问题,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的问题,如果对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有什么疑问的话,大家可以进行留言,小编会针对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的问题给大家更详细的解答。
如需了解更多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相关内容可点击浏览杀三国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专题主页
良禽择木而栖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吟,而谓三人曰:“卿诸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魏略》
[蜀传] 三国杀武将列传 千古隆中对之诸葛亮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有一个特点——用隐居的形式等待入世的时机,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也不例外。蛰居隆中之时,诸葛亮常常抱膝长啸,或反反复复吟唱《梁父吟》,这都是很“文青”的举动,无不表明他绝对不会甘心终老山林。
但是,对于“入世”,诸葛亮比其他的朋友们,显得格外小心谨慎,也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平时聚会畅谈的时候,诸葛亮总是对朋友们说:“兄弟们,以你们的才学,入世后,当个一省的省长或者一个地级市的市长,那是绰绰有余呀!”大家反问诸葛亮可以官居何位,诸葛亮却总是笑而不答。可见,他的志向绝不是仅仅成为一个省长或地级市市长。
其实,诸葛亮的目标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他经常自比管乐。管乐者,春秋战国时期名士管仲、乐毅也。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乐毅则率领弱小的燕国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为后人称颂。而诸葛亮以一个比肩二人,也就毫无保留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出将入相!在国内运筹帷幄是我,在战场决胜千里也是我,内外都要做一把手,都要做得漂亮,这才不枉我“卧龙”之名。诸君试想,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敢做此“非分之想”?
后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提到他每每自比管仲、乐毅的事。一旁的关二爷熟读《春秋》,对诸葛亮的这个比喻甚为不屑。司马徽却说:“我看孔明不但可以自比管乐,还可以再比两人。”云长问哪两人。司马回答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听听,连斩将封神的姜太公和神人张良都敢比,诸葛亮是多么自信呀。当然,事实已经证明这不是自我炒作,经过千年印证,诸葛亮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早就已经超过管仲、乐毅、姜子牙和张良了。
既然志向高远,就决定了诸葛亮在选择“老板”时必须相当谨慎,不然一切志向将沦为笑谈。因此,我们看到,当诸葛亮的朋友一个个离开隐居之地,投身到社会洪流中时,他自己却一直在观望。不是孔明清高,他的内心深处比谁都渴望建功立业,但他知道,在这个机会依然出现的时刻,必须格外冷静。
诸葛亮后来发表了高论“隆中对”,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于天下形势的预测——曹操、孙权和刘备必将三分天下。因此,诸葛亮一定早就盘算好了,自己的老板一定要在这三个人中产生。诸葛亮身在荆州,自己又与荆州刺史刘表有亲(见黄月英一篇),如果想投靠刘表,简直易如反掌。但他坚持在隆中隐居,就是因为刘表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曹操、孙权和刘备应该选谁呢?无疑是刘备。曹操自身能力过强;孙权手下的江东集团自成一体,施展空间太小——诸葛亮如果投靠孙权,职位必然要远远低于周瑜、张昭、鲁肃三人,这对于志在“出将入相”的他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刘备却拥有诸葛亮需要的一切条件。
首先,刘备有汉室宗亲的“马甲”,做很多事情名正言顺;其次,刘备目前正处于艰难时期,新人施展才能的空间最大;第三,刘备个人能力不及曹操,但其用人能力却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试想,关羽一身傲骨,视天下英雄为若草芥,却给对卖草鞋出身的大哥俯首帖耳,这不能不说是刘备善于聚拢人心的结果。对于一位有志向、有能力的求职者而言,老板的这个优点太具有诱惑力了。因此,诸葛亮选择刘备,实在是一种必然。
总之,诸葛亮在择主的问题上,是谨慎而高明的。当天下人都认为刘备是“垃圾股”的时候,诸葛亮却敏锐地发现这是一支“潜力股”,而且自己一定会把他变成“绩优股”。
良禽择木而栖,“木”已经有了,“良禽”该出山了。
千古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初会刘备,便抛出了谋划已久的“隆中对”。区区数百言,成为诸葛亮一生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后人赞叹孔明“未出草庐便知三分天下”,从“隆中对”上看,诸葛亮的确高瞻远瞩,配得上这种称赞。
- 拯救小编,无私分享:
相关推荐
- 03-01杀三国三国题材手游游戏简介
- 03-01杀三国游戏特色介绍
- 03-01杀三国3D“打牌”战斗 超新奇玩法
- 03-01杀三国满足玩家需求 独创“作弊”机制
- 03-01杀三国带你了解全新竞技系统
- 03-01杀三国各色系统玩法攻略
- 01-28杀三国新手攻略之装备洗练
- 01-28杀三国新手系统攻略
- 01-28杀三国布阵系统好玩吗
- 01-28杀三国职业及布阵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