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区推荐
作者:52pk整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3-08-15 15:18
随着一将成名2013的发售,以及杂志新SP征稿的继续,我们收到了大量三国杀DIY的投稿。很多作者在投稿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只是有些朋友可能不得其法,不仅事倍功半,测试出的结果也不太准确。当然,只要进行了测试,就比只停留在想象更值得肯定,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更有效地测试,将作品做的更出色。所以,我们特别将目前三国杀DIY通常采用的有效测试方式进行公开,谨供三国杀DIY爱好者参考。
C乱世的安居,适应性测试
最后的阶段,也是最特殊的一个环节,就是基于多人身份局的适应性测试。在这个环节中,测试的核心目的已经不是技能价值平衡和抗压性,而是研究特定身份,特定 配合的情况下,武将技能的联动效应是否过强(遛狗~),并为不同情况探寻合适的战术和处理办法。特定身份,特定位置的配合频繁出现,且完全没有应对战术的 测试结果是不理想的。
在这个环节上,玩家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测试人手不足,测试员水平和技量不等而造成的干扰,而如果需要在小范围内完成高效测试,同样可以有以下两个方式供参考。
1缩小范围,双人或单人模拟测试
由于《三国杀》中“内奸”身份左右的动态平衡,可以在人数足够的局面发挥效果。所以在测试时可以依据内奸身份的最低平衡人数——即“单内奸6人局”来模拟多人身份局的测试结果。为了缩小参测人员技量差距,可以双人模拟进行该测试,测试时注意以下几项:
开局公开亮出主公,之后发放身份牌并分配武将,玩家在进行某武将第一个行动回合前不要提前观看其身份。
测试双方暂时轮流交替为场上武将进行行动回合,进行时查看该武将身份。
除主公外,进行完第一次行动回合后,由另一位玩家推断其身份倾向,偏反贼可用倒置身份牌的脸谱图案表示,偏忠臣可用正置图案表示,无身份倾向或明内则可横置。
各身份倾向明确后,测试者可转换为各自操作对立阵营的武将(主,忠,内VS3反贼),进行类似3V3的模拟测试
除公开卡牌信息外,尽量做到行动回合后扣置某无疆手牌时,不要记忆相关手牌信息,当设计随机抽选卡牌效果时,由另一位未知手牌信息的测试者进行洗牌后抽取
当测试人手更加不足,且测试者可以做到适时遗忘,仅根据出牌行为和身份倾向判断句式,进行行动回合时。也可以进行单人模拟测试,但小范围内以双人测试为最佳。且后续8人局可以根据6人局延续进行推演,但要注意在位置连坐时产生的影响。
2范围性用力
由于身份局的特殊性,随机选择武将,随机确定身份的测试效果更不理想。很多玩家已经掌握了把设计角色主动设定为“主公,忠臣,反贼,内奸”的测试方法,这在身份适应性上已经做到了有指向的用力,但是在全盘多达6人的武将环境上,则仍显不够具体。
设 计者在设计武将之初,应该包括了指定武将的配合预估,而在设计基本完成之后,也应该把所有现行武将展开,寻找可进行配合的角色。而适应性既然把配合作为核 心测试目标之一,但又不能果粉模拟指定位置的低概率事件。建议采用范围性用力的办法,即把存在一定配合及联动的武将统一选出,剔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并组 成新的武将牌堆,从其中抽选武将作为该局游戏出现的角色。在预估存在指定位置的配合武将确定,并选择一些可能产生对抗的武将组合,分组进行类似3V3的对 抗模拟测试。
这类范围性用力,可以有效避免身份局中的不确定因素,尽快找到配合上的过爆以及死锁的可能。虽然很多设计者会在设计之初战铠武将牌,游戏牌来联想进行处理,但仍然建议在范围性用力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测试,以避免在照顾不全的情况下出现配合强度误差和规则处理等问题。
适 应性测试中的修正情况一般出现在某一身份的硬性胜率过高(60%~70%),与武将定位不符的身份胜率过高,存在指定配合无解等结果发生时。尽量通过调整 技能的细节元素来控制,可以不必返回进行前两部分的测试。如果势必进行技能的大幅调整,可以重新进行前述流程测试,以保证作品的准确和完整。
压力测试的大图,周瑜月英甘宁刘备邓艾一起践踏一只蓝高达
经过全部三个阶段的测试,设计的武将便可大致成形了,希望通过这些测试环节的介绍,帮助大家在设计自己的武将角色时能够考虑得更加全面,并诞生出创意亮点和操作感受兼备的作品
目 前,官方武将除了考虑上述环节和层面之外,还会在一个扩展组合内划分出“新手向”和“熟练玩家向”的角色,武将技能类型也会考虑一定的搭配,所以后续扩展 作品才可以更好地与大环境结合,有意于自行设计系列角色的玩家们,也希望可以注意一下这些特点。如能在设计之初把背景文化更好地结合与其中,则可以令作品 大为增色,也能让玩家更好地体验到《三国杀》背后亦真亦幻,厚重深沉的韵味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