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攻城掠地曹操,攻城掠地煮酒论英雄系列之曹操篇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近看《三国演义》有点后遗症,总感觉梦回到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年代,心血来潮,所以就写了这个系列【煮酒论英雄】,
我会在后面慢慢抽时间来写三国群雄,今天我们先来看乱世奸雄——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家、
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
己的**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
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
为“妙品”。
历史上对曹操有3种评价:1>英雄,2>奸雄,3>奸贼。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个人认为曹操是奸雄!
北宋评书中说曹操为窃国之奸贼。
为什么北宋人为什么不喜欢呢?有以下几点:
①为人奸诈
②篡权
③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三国志》。
而《三国演义》中添油加醋的说“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句话,让后人对曹操恨之入骨,如今游戏就体现的出来,
魏国永远不受待见。
而我对曹操的性格总结以下几点:
为人奸诈:曹操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
为人温情:对自己结发妻子的忍让和喜爱。(ps:曹操好色,大家都知道,但是他从始至终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宠爱有加的)
为人狠毒:例如杀许攸。毫不留情。
为人宽容:例如放了陈琳。陈琳何许人也?那可是骂了曹操祖宗十八代的人啊,曹操爱惜人才,最后放了他。
报复心极强:杀边让。曹操为了杀边让,得罪了陈宫,促使陈宫的离去。(ps:陈宫是看不下去曹操杀边让而离开的,不是
《三国演义》中所演的“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而离开曹操)。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对曹操性格的说到:
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
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曹操,无疑是三国中最让人难读懂的人,由他的性格就能看出,两种相对反面的性格能集于一身,但又不会觉得矛盾。
苏东坡评价曹操说到:平生奸伪,死见真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看曹操在《遗令》中说到:
“吾在军中执法,是也,至于小愤怒,大过失,不当效也”
“吾嫔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
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我个人认为曹操是一个乱世奸雄!!!
以上就是07073小石头为您带来的攻城掠地煮酒论英雄系列之曹操篇定的全部内容,如果有关于攻城掠地的其它问题,欢迎访问:07073攻城掠地专区。
看完这篇新闻有何感觉?已经有 - 人表态。 我要说两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