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攻城掠地诸葛亮,攻城掠地马谡,攻城掠地诸葛亮为何用马谡守街亭
整天研究各种副本,各种打打杀杀的,今天来扯一下八卦,关于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的八卦.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诸葛亮.
街亭乃是关中咽喉,诸葛亮也明白“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可他为什么还要用连刘备都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参军马谡呢?是因为当时军中无人么?明显不是的,当时有常胜将军赵云、无当飞军王平、还有屡建战功的魏延可供调遣。而诸葛亮为何要力排众议让马谡为主将守街亭?其实从当时蜀国国内的人才角度出发不难看出这应该是出于培养“接班人”的需要。
诸葛亮第一次北出祁山于建兴六年,当时吴魏两国的军事方面的指挥者也都已换代。魏国有司马懿,吴国有陆逊,而纵观蜀国五虎大将五去其四,凤雏庞统也早已逝去,只有诸葛亮一人在苦苦支撑。这时诸葛亮已经48岁,再加上后主刘婵无能,若有一日诸葛亮逝去蜀国又该何去何从?所以诸葛亮必须要培养出一个“接班人”,若有一日不幸仙逝的话蜀国也不会陷入两难境地。而纵观蜀内,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姜维、马谡。姜维新降,而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所以相比之下诸葛亮自然会选择马谡来培养。但当时马谡虽说常在诸葛亮身边辅助出谋划策,但实际上并没有亲自领兵打仗过,所以马谡他并没有什么战功。而当时正是第一次北出祁山,若是北伐成功,那么守住了街亭便是第一功。再加上马谡主动请缨,若马谡能守住街亭,日后让他作接班人也就有了大资本。诸葛亮对诸将的面说“次地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但对王平却说“下寨必当要道,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可见如何防守诸葛亮心中有数,却不对马谡明说,其有意考验马谡,栽培马谡,为马谡创造基础条件的用意不言自明。更为甚者,诸葛亮又派出王平、高翔、魏延、赵云四路人马帮助马谡,说明诸葛亮不放心马谡,却仍然重用马谡,本身就让人很难理解,可这就是诸葛亮的良苦用心。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马谡在关键时刻没有挺住,纸上谈兵又不听劝告,导致全盘皆输,只得挥泪斩马谡,培养接班人的计划也就彻底流产了。
精彩推荐:
看完这篇新闻有何感觉?已经有 - 人表态。 我要说两句
-![]() |
-![]() |
-![]() |
-![]() |
-![]() |
-![]() |
-![]() |